本科教育

教学研究与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本科教育 > 教学研究与管理 > 正文

教学研究与管理

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度基层教学活动简报(第2期)

发布时间:2020-09-30

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度
基层教学活动简报
(第2期)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教务办公室     2020年7月


★教学活动情况

        本学期开学以来,受疫情影响不能开展线下活动,我院通过网络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教学活动,促进了学术交流,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青年教师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锻炼,各系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如下:

公共管理学院基层教学活动一览(截至2020年7月)

系别

开展活动

具体活动

行政管理

学术活动

1. “未来胜任力”2020 青年论坛

土地资源管理

学术活动

1. 中国人民大学叶剑平教授讲座

2. 四川农业大学傅新红教授讲座

社会学与心理学系

学术活动

1. 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四川大学社会学•华西论坛系列讲座

2. 德克萨斯大学徐小禾教授讲座

3. 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开展“本科生培养经验交流”网络研讨会

信息资源管理系

学术活动

1.“跨学科应急信息管理论坛”

档案学系

教学活动

1.“毕业生培养质量回顾与展望”主题教研活动

学术活动

1.全国档案学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孵化项目论证


各系开展的代表性活动如下:
1.行政管理系
1.1学术活动
才高志广,行稳致远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8级行政管理系 “未来胜任力”2020 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在信息高速传播、技术进步、国际合作加深、环境持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能力已无法满足组织的需要,大学生如何能够认知与识别不确定性、驾驭新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性,是亟待明确的时代课题。鉴于此,为探索大学生未来胜任力发展规律,有效回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胜任力的需求,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行政管理系于2020年6月22日下午,在线上举办了“未来胜任力”2020 青年论坛。
嘉宾介
        莅临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范逢春老师、来自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第二秘书处的屈恩老师、来自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张杰老师,以及秘书学概论课程的王慧敏老师和田昭老师。
        系主任范老师对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邀请表示感谢,并高度肯定了此次论坛的主题对于同学们开拓视野、提升各方面能力的积极意义。最后,范逢春老师勉励大家不忘初心、追求卓越,为川大行政管理系的风采与美好的明天努力奋进。
范逢春老师作开场致辞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第二秘书处的屈恩老师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结合近三年工作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发表了“我眼中的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工作”主题演讲。在深化了对于秘书工作的解读后,屈恩老师以“珍惜当下,在纷繁中把握时光”的理想与所有同学共勉。
屈恩老师分享工作见
        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张杰老师从传播学的视角,发表了“全球传播时代秘书工作与胜任力提升”主题演讲。勉励各位同学放眼全球,同时肩负起时代重任,心怀天下、携梦前行。
分论坛展示
        三位主讲人完成演讲后,现场的同学通过QQ群语音的方式进行相应主题的分论坛讨论。分论坛的九个主题围绕秘书工作的发展以及青年胜任力的展望进行讨论,各论坛的主题如下表所示:
        讨论结束后,九个分论坛的学生代表展示了分论坛的讨论成果。九个论坛的主题均站在时代的制高点,述往思来,闳言崇议,提出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发展趋势、独具实践意义并体现青年担当的见解与策略。
        各位同学展示完毕后,王慧敏老师和田昭老师为本次论坛做出总结。王慧敏老师肯定了各位同学的精彩表现,希望同学们不断学习、挖掘自身潜能,发现更多“冰山之下的部分”。田昭老师从实际工作操作技巧、理论研究学术前沿、社会民生责任担当等对论坛讨论内容进行了概括,并对筹办、参与此次论坛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
    
各分论坛进行讨论成果展示
        此次论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同学们了解未来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深化同学们对于未来领导胜任力的思考,加深了对秘书工作的认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树立目标,找准奋斗方向,激励同学们坚持不懈,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并抓住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此次论坛也是公共管理学院在课程教学与考核机制中的创新,体现出公共管理学院的创新性、专业性和时代性,展示出我校师生的风采。有利于建设良好学风,助力四川大学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目标。

2.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
2.1学术活动
2.1.1
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叶剑平教授讲座
        2020年6月28日上午9:30,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叶剑平教授(主任)学术讲座《疫情冲击之下房地产市场的 “危”与“机”》于线上成功举办。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润秋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董欢副教授、赵茜宇副研究员出席了此次讲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刘润秋教授首先致开场词,对叶剑平教授的莅临表示诚挚感谢及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叶剑平教授。叶剑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研究院房地产与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建筑与房地产系荣誉教授,联邦德国发展基金(DSE)访问学者,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首任系主任、房地产信息中心主任,兼任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委员会房地产估价与经纪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顾问、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GCREC)发起人兼常务理事、亚太住宅联盟理事/发起人(APHRN)、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资深会员(FRICS)、世界银行顾问专家、北京土地学会顾问、天津市土地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会长等职。长期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不动产制度与政策、不动产经营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本次讲座共分为三大版块内容。在第一部分内容中,叶剑平教授分析了疫情冲击下楼市现状与趋势,指出疫情发展与购房需求呈反向变化,目前对市场冲击已接近尾声,市场销售积极恢复,但短期市场趋势为全年销售规模下降。在第二部分内容中,叶剑平教授讲解了后疫情时代城市房地产发展格局,认为疫情对房地产消费的直接冲击较短暂,并指出未来三大城市群内的核心城市及受辐射城市仍或是房地产开发和交易的热点区域。在第三部分内容中,叶剑平教授提出了疫情后地产行业升级趋势及政策建议:产品方面,可以在住宅绿色安全、住宅智能化、大户型改善型户型、物业和社区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政策方面,需适度进行需求侧政策优化,因城施策提信心、稳预期。
        在最后交流环节,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师生就城市群发展、疫情是否会刺激房地产泡沫、房地产的区域格局、疫情对不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叶剑平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同学们都觉得受益匪浅。
        在讲座的最后,刘润秋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再次致谢叶剑平教授。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环境,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疫情对不同层级城市发展和房地产市场都产生了影响。叶剑平教授以创新独特的思维提出了后疫情时代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并启发同学们深度思考房地产领域应该采用怎样的治理方式和公共政策。此次讲座,有利于同学们把握疫情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正确应对疫情冲击下房地产市场的“危”与“机”。本次讲座,开阔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对于疫情新形势下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理解和掌握,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有许多帮助。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在云端向叶剑平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讲座圆满结束。

2.1.2
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成功举办四川农业大学傅新红教授讲座
        2020年6月30日下午16:15,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傅新红教授学术讲座《新冠疫情对农村产业和农村土地的影响》于线上成功举办。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润秋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刘润秋教授首先致开场词,对傅新红教授的莅临表示诚挚的感谢以及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傅新红教授。傅新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共四川省委新型智库专家团队专家,四川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咨询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研究核心成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联合会理事,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专家,四川省高校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四川农经学会常务理事等。
        傅老师首先对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四川农业大学与川大的渊源,在欢声笑语中开启了今天的讲座。本次讲座共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在第一部分中,傅老师首先介绍了新冠疫情的背景和全球趋势,并从疫情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影响入手,分析了疫情对于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农旅融合产业的影响。在第二部分中,傅新红教授从农民工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等方面讲述了疫情对于农村发展的影响。在第三部分中,傅新红教授从农用地撂荒现象加剧、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加大、土地生产力降低、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受阻等方面介绍了疫情对于农村土地的影响。紧接着,傅新红教授分别从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不畅、农产品市场恢复缓慢、农村土地改革不适应乡村振兴的要求等方面指出了后疫情时期农村产业和农村土地面临的挑战。最后,傅新红教授从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实力、加大农业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的师生就两次疫情对农业农村影响的不同之处、疫情与地摊经济、保种、智慧农业、撂荒现象等方面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傅新红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同学们都觉得受益匪浅,意犹未尽。
        在讲座的最后,刘润秋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再次致谢傅新红教授。农村产业和农村土地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点。傅新红教授以独特创新的思维和视角提出了后疫情时代农村产业和农村土地发展的方向。此次讲座有助于同学们把握疫情下农村产业和农村土地面临的困境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直观地理解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在之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好的促进乡村振兴。最后,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在云端对傅新红教授表达了感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3.社会学与心理学系
3.1学术活动
3.1.1

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四川大学社会学•华西论坛系列讲座开讲

论坛缘起

        2020年6月20日,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袁亚愚因病逝世。袁亚愚先生是我国农村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四川大学社会学百年发展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学者,四川大学社会学的领路人。四川大学社会学•华西论坛为纪念袁亚愚教授而设,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追思袁先生对学科的卓越贡献,联系到多位与我校社会学颇有渊源的著名社会学家鼎力支持,以线上学术讲座的方式表达四川大学社会学砥砺前行、薪火相传的使命与担当。
华西论坛缅怀袁亚愚教授
        讲座开始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昌文教授发表了追思袁亚愚先生的纪念讲话,通过重温先生的音容笑貌,与会师生共同缅怀、诚致追思。
        华西论坛系列讲座由七场学术讲座组成,首场讲座于6月28日下午14:30开讲。四川大学李锦教授担任首场讲座的主讲嘉宾,陈昌文教授任讲座主持人。李锦教授进行了题为《华西社会学研究的历史与传承》的精彩演讲,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师生、四川省社会学学会各会员单位以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澳洲国立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270余人在线参与。

华西论坛云系列讲座

华西社会学研究的传统

        李锦教授通过历史考证,对华西社会学研究的学术渊源进行了梳理。华西社会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时期。第一个阶段是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的建立。1920年,社会学系作为华大学科调整后的“三组七系”之一,以“使新中国公民之间社会化、培养社会建设的领导者、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社会工作”为目标来指导教学与人才培养,开设了《社会调查》、《乡村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专业课程。袁亚愚先生所从事的农村社会研究即源于此。第二个阶段是华西社会学的变迁。抗战期间以及抗战之后,华大社会学进行了重大调整,在确立发展方向、加强课程建设和开设机构合作三个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一时期,李安宅先生提出了 “即训练、即服务、即研究”的教学目的,体现了社会学系对研究、服务、训练三者相互配合的高度重视,奠定了社会学系思想训练和实地经验并重的传统;强化了以边疆社会学与乡村社会学为重的学科特色;与成都儿童营养促进会、华西齐鲁联合医院社会服务部、四川省建设厅统计室等单位建立广泛联系,“一边训练学生,一边服务社会,一边开展研究”。

李锦教授云讲座现场

华西社会学研究的奠基者

        华西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成熟是众多优秀学者筚路蓝缕、奋斗不息的结果,李安宅、蒋旨昂前后两位系主任为学科体系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李安宅先生于1941年担任社会学系主任,在任期间致力于边疆社会学研究,创造性地提出“边疆社会国民化”,出版了对社会学边疆研究影响深远的《边疆社会工作》一书。李安宅先生为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做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也为华西边疆社会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蒋旨昂先生于1941年担任社会学系副教授,在任期间先后到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考察农村社会、乡村建设、社会政策、社会实务等系列工作。蒋先生的专著《社会工作导论》从社会需要的视角详细阐述了当时中国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及其与社会工作的密切关联,致力于协同推进社会学学科与社会工作之联系、学生实习和社会建设发展的有机整合,为建立近现代我国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和实操原则提供了指南。即便穿越80余年光阴,两位先生的学术思想对当代社会学发展仍具有重要价值。 

本世纪40年代的华大社会学实践基地

华西社会学研究的时代精神

        华西社会学研究具有独特的领域特征和学科特点:主要聚焦于乡村社会学、边疆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和社区服务,以家国为重、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关注社会学的中国化问题。华西社会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跟抗战时期的救亡图存、边疆社会稳定及国家统一的时代精神有着密切的关联,故华西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同仁都怀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不脱离社会实际,不回避敏感问题,勇于挑战学术禁区,积极关注社会重大问题。同时,华西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同仁也都致力于将西方引进的社会学理论与我国传统社会中有关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社会学发展提供一套本土化的思路。这种精神对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在讲座的问答环节,师生们就“社会学如何更好地传承”“社会学该怎样接地气” 等问题与李锦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倾听历史回响以服务社会,植根中国现状以发展社会学,李锦教授对华西社会学研究的发展回顾,使大家对社会学西部研究的传统与精神形成了深入、全面、系统的理解。老师和同学们一致认为,四川大学社会学现在的研究聚焦于民族/宗教研究与边疆社会学、乡村社会学与扶贫研究、城市社区研究与社会工作等,是对百年华西社会学研究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在讲座结束之际,所有与会者用热烈的掌声在云端向李锦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3.1.2
四川大学社会学•华西论坛 | 社会学与心理学系成功举办德克萨斯大学徐小禾教授讲座
        2020年7月3日晚,华西论坛云系列第三场讲座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特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分校社会学系系主任徐小禾教授主讲,讲座题目为“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Victimiz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Sichuan, China: Are There Gender Variations? ”。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徐婷副教授主持讲座,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兄弟院校师生共计140余人参加讲座。
华西论坛第三期讲座海报
        首先,徐小禾教授全面回顾了该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提出其中存在的认知空白,明确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探究不同类型的亲密伴侣暴力(IPV)伤害对已婚男女抑郁症状的影响,及其存在的潜在的性别差异机制。接着,徐小禾教授进一步介绍了IPV的具体类型,并结合“社会压力范式”对IPV与受害者创伤性经历的产生和抑郁症状进行了理论推演,进而提出本研究的两个假设:在多种类型的终生IPV经历和四川已婚受访者的近期抑郁症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IPV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存在潜在的性别差异。然后,徐小禾教授详细阐述了本研究的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并进一步推导和概括了本研究的两个基本结论:无论社会人口学特征如何,所有类型的IPV经历都会显著诱发个体的抑郁症状;尽管女性的抑郁症状显著高于男性,但多种类型的IPV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在性别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最后,徐小禾教授就该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对于未来相关领域研究的理论启示和社会政策建议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
线上讲座实况
        尽管远隔万里,跨越十余个时区,身处美国的徐小禾教授与师生们在云端建立起了学术的联结和对话。在互动交流环节过程中,徐小禾教授就“IPV的测量”“样本的选择”“量化与质性研究的不同”等问题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且充分的思维碰撞和理性探讨。
线上交流与讨论
        讲座最后,与会者用热烈的掌声在云端向徐小禾教授表示诚挚的感谢!多年来,徐小禾教授带领川大社会学研究团队在创新中不断前进,为川大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徐小禾教授关注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学术态度和严谨求真的科研精神将持续鼓励和鞭策师生们在求真之路上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3.1.3
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开展“本科生培养经验交流”网络研讨会
        为进一步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建设“落地落实落细”,2020年7月10日上午,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召开了“本科生培养经验交流”网络研讨会。会议由系主任徐婷副教授主持,张威、王卓、马缨、何明洁、郑莉、唐小蓉、陈进、崔珂、袁芮、李诗颖、徐文健、谷建岭、张琪、黄庆波参会。教师们围绕四项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包括优化专业实习模块、强化毕业论文质量、提升专业吸引力和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参会教师积极发言,为本科教学发展建言献策。
网络视频会议
        会议在全面回顾现行专业实习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实习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社心系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已建立起“学年实习+毕业实习”的双元模式,能够保障学生有序前往社工签约基地参加实习,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规范的实习教育,并积累充足的实践经验。以此为基础,会议进一步提出建设多层次实习实训基地的必要性,探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实习体验的可行途径,以期不断增强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同感。
        接着,教师们认真梳理了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详细总结了优化工作流程和提升论文质量的具体措施。案例分享中,发言教师针对个别特殊案例,提出应充分利用过程控制与痕迹管理两个重要抓手,督促个别学生按时按步、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顺利毕业。
        接下来,会议深入讨论了专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学生的教学反馈,提出了以“增加场景式教学”为核心的专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向,力求丰富实践类课程,带领学生在社会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的主领域和主场景中深刻领会社会工作的魅力。
        最后,会议探讨了拓展国际交流渠道的具体办法,就潜在的合作单位与可行的执行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加强国际合作,将有助于增进我院与社会工作先发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验交流,亦有助于提升我院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国际影响力,符合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建设的战略发展目标。

4信息资源管理系
4.1学术活动
“跨学科应急信息管理论坛”成功举办
        2020年6月27日,由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跨学科应急信息管理论坛”云端学术会议成功举办。来自兰州大学、清华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云端会议室,从风险监测、法律修订、国际研究动态、本体构建、大数据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情报感知、应急建档等方面对应急信息管理问题进行了跨学科、宽领域、多角度的探讨。
        此次论坛由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桂华教授主持,会议邀请了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7位嘉宾学者作主题学术报告并交流。
参会嘉宾及听
        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教授在风险管理由事后应对转向事前预防的背景下,阐述了大数据驱动、公共风险安全、监测、大数据驱动公共风险安全监测等核心概念,从情境构建、态势感知、风险预测三方面剖析大数据驱动公共风险安全监测的核心问题,并以公共卫生风险为例构建了大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监测的理论框架,结合洪灾监测、流行病监测等领域介绍大数据在驱动公共安全风险监测的应用。最后,他从技术创新、组织协同和制度安排三方面提出了大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监测进一步的发展路径。
沙勇忠教授做主旨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安教授从《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角度讨论了应急信息管理问题。他指出,《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订已纳入议程,而作为应急管理基本法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与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程序问题、实施问题、关系问题需要重新梳理。而其中涉及到常态化规则与非常态化规则谁优先的问题要依赖信息确切度等才能加以确定,而且信息的获取和预警也关系到能否及时实现常态化机制与非常态化机制的转换。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应急预案制度的过渡依赖、没有划分常态应急和非常态应急等问题影响了信息预警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因此,厘清应急权使用的基础及应急法在整个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在当前非常重要。公共卫生危机而言,应破除应急管理机制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障碍,赋予卫生医疗机构更多的自主权,这也将是应急管理法律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于安教授做主旨报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姚乐野教授强调信息管理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起到先导、预测、支撑作用,认为对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前沿研究的梳理十分必要。姚教授从数据来源、计量扫描、内容解析三方面对国外应急信息管理的前沿动态进行全景式的扫描和分析。他认为,国外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研究、人口信息和公众灾害经验研究、健康信息研究、食品安全与风险信息研究、社交媒体及其传播的信息研究。总体来说,国外重视应急信息管理的跨学科和和多领域交叉研究,具有多样化的应急信息管理研究方法,在研究内容上比较深入丰富。最后,姚教授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急信息管理研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姚乐野教授做主旨报告
        南开大学商学院网络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芳教授主要讲述了面向火灾应急管理的本体构建研究。她在阐释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本体构建的相关知识基础上,以火灾应急管理为研究对象,从确定本体的应用领域和范围、构建本体模型、定义火灾应急领域知识三个部分介绍了研究思路,并详细展示了火灾应急上位本体构建、火灾应急尚未本体实现等研究过程,最后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对火灾应急本体模型进行评价。
王芳教授做主旨报告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曾子明教授的报告聚焦于公共安全大数据智能化管理与服务问题。他从公共安全大数据的产生、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事件管控、当前公共安全大数据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该问题的背景,并提出了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和公共安全的理论模型,构建了基于第四范式的城市公共安全数据监管体系。此外,曾教授讲解了公共安全大数据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并从信息交互、智能管控两方面介绍公共安全大数据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的模型和具体应用。
曾子明教授做主旨报告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峰副教授以“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和“12.20”深圳滑坡事故为例,强调信息情报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指出情报信号的时间先行性和情报资源存在的真实情景。随后,他分析情景嵌入的情报感知思路,并以空难类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等为案例介绍了情景嵌入的情报感知的具体应用。最后,杨峰副教授指出,面向应急决策的情报感知路径的有用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相似性检验方法值得进一步继续研究。
杨峰副教授做主旨报告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文泓副研究员从社交媒体的角度梳理了面向重大社会事件应急建档的背景、实践表现与进展,指出社会第三方视角的价值不在于分解记忆机构的权利,而在于从全局上探讨可延伸建构的空间,以重难点引领发现整体的重大社会事件应急建档体系。周文泓副研究员介绍了未来档案实验室研究团队的近期研究成果,包括研究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国情70周年大阅兵等重大社会事件的建档研究,并总结当前社交媒体应急建档面临的关键挑战。他认为,重大社会事件的社交媒体应急建档的相关具体议题应从战略协同固化、情境识别、应急建档的社会化等方面展开。
周文泓副研究员做主旨报告
        在论坛的答疑环节,三位教授回答了相关听众的疑问。沙勇忠教授回答其研究团队在风险监测方面的近期实践工作进展、社会脆弱性与韧性、大数据管理权的问题;王芳教授回复了火灾应急管理中火灾保险的视角、新闻报导的真实性、本体构建研究思路的适用性问题;曾子明教授解释了应急管理、城市大脑、智慧城市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指出了“去中心化的公共安全跨部门信息交互模式”的构建要点。
        信息管理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而跨学科的信息管理视角则进一步夯实应急管理研究的根基。此次“跨学科应急信息管理”云端学术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众多观众和听众,踊跃参与云端会场和现场直播。学者们的议题横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一级学科,对应急信息管理问题实现了跨学科、宽领域、多视角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为推动全球和国家的应急信息管理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参会者提供了一场难得的学术盛宴。

5.档案学系
5.1教学活动
秘书档案学系开展“毕业生培养质量回顾与展望”主题教研活动
        2020年7月10日上午9时,秘书档案学系在学院318开展以“毕业生培养质量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基层教研活动。该活动由秘书档案学系系主任王萍副教授主持,乔健教授、陈丽教授、何玲副教授、蔡娜副教授、赵跃博士现场线下参与,史江教授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与。
        首先,教育部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乔健教授传达了教育部6月8日、15日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精神。我系教师认真领会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就专业课教师如何充当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专业课如何打造成思政教育的主战场、专业课堂如何形塑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等核心问题,结合专业特色展开了热烈研讨。我系教师一致认为,档案学专业的专业特色和专业属性决定了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有较大的空间可供思政建设拓展创新,今后应该从档案职业的政治性、服务意识、保密观念、党性原则等多维度切实探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其次,我系回顾了2020年5月以来的毕业生相关工作,以毕业生培养质量为主题,认真总结2020届本科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经验和不足,特别关注少数民族学生撰写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特殊困难,要求引导其选题时从微观切入,以调研为主,关注所在民族地区的实际工作情况,力争通过毕业论文撰写思考、解决民族地区档案工作实际问题。此外,我系教师一致认为,要切实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过程管理,通过建构信息沟通机制、设计工作流程表等手段,督促和指导学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工作。
        最后,我系教师通过对一学期教学科研工作的情况梳理,找出自身在教研论文、教改项目、教材编写方面的短板,通过对标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档案学专业一流学校,根据我系教师资源情况,按照教学大纲设计和课程方案,初步确定组建两个教改团队,以团队方式聚合力量积极撰写教研论文、申报高水平教改项目,力争逐步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专业总体实力。

5.2学术活动
秘书档案学系师生赴成都市档案馆开展全国档案学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孵化项目论证
        2020年7月7日上午,秘书档案学系乔健教授、周文泓副研究员带领本系部分学生代表前往成都市档案馆,同馆方交流和探讨重大社会事件社交媒体存档平台项目的校地合作事宜。成都市档案馆档案接收征集处王惠群处长及该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论证会。
项目合作论证会商讨现场
        四川大学重大社会事件社交媒体存档平台项目是秘书档案学系本科同学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20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的孵化项目。
        论证会上,该项目指导教师周文泓副研究员首先阐述了四川大学重大社会事件社交媒体存档平台项目的建设背景、总体设计、初步成果、创新之处和未来规划,接着着重介绍了该项目子课题——世界大运会(成都)社交媒体存档专项的资源建设、功能设计、后期规划等基本情况,并表达了秘书档案学系师生与成都市档案馆合作将其建设成重大社会事件社交媒体存档的旗舰项目的愿望。
周文泓副研究员介绍世界大运会(成都)社交媒体存档项目内容
        成都市档案馆档案接收征集处相关领导和专家对此项目予以高度肯定,表示这个项目的开展能够充实诸如大运会这样的重大社会事件的档案资源,使档案的接收与征集工作与时俱进。专家们围绕项目的资源组织、技术运用、进馆保存等业务问题同秘书档案学系师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并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最后,馆方表示全力支持秘书档案学系本科生团队参加今年的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并希望在竞赛结束后双方能继续围绕相关项目展开更为深入和长远的合作。
        秘书档案学系对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极为重视,尤其是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重,针对今年的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已内部组织多次的答辩和论证。此次相关专业教师积极联络和组织同成都市档案馆的项目合作与论证,既是对大学生团队和项目的大力支持,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科归属感,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秘书档案学系与成都市档案馆交流合作的领域与方式,维护了双方的友好关系。

领导邮箱

书记信箱地址:hanjie@scu.edu.cn

院长信箱地址:xia6677@163.com

提示:请将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用常用邮箱发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二维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 (scu-ggglxy)

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