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5日上午,四川大学面向“新文科”建设的社会工作本科教育教学建设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会议采取线上方式。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的社会学领域的专家教授、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兰利琼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史云贵教授、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全体教师共同出席本次会议,相聚云端,共议在新文科背景下社会工作本科教育教学建设和发展问题。会议开幕式由四川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系主任徐婷副教授主持。

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兰利琼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川大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她指出,四川大学以一百二十五年的深厚积淀和文理工医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为基础,以聚焦和强化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为指导,在全面深化专业内涵改革、内涵建设,扎实推进全课程核心价值观、全课程思政,升级通识教育体系,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深入推进新文科建设。兰利琼教授对各位专家教授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能够为川大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建言献策。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史云贵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川大社会学的发展的历史沿革,希望能够在本次“新文科”建设的交流中进一步开拓学科视野,创新教学路径,推动社会工作本科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

接下来,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张威教授围绕专业基本情况、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人才培养成效以及“新文科”建设的展望四个部分作了本科专业建设汇报。首先,川大社会工作专业承袭了二十世纪20到40年代华西坝社会学时期的光荣传统,以激励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的责任与使命。专业教师队伍在学术著作出版,国内外的权威期刊学术论文发表,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主持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其次,张威教授总结到,四川大学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具有“立足西部地区,突出地域特色”、“理论创新加实践引导,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学生国际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三个显著特色。此外,川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在教学质量、教学获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生就业、外部评价等方面成效显著。最后,张威教授对社会工作新文科建设提出了展望,她提到,新文科建设是时代的呼吁和需求,希望能够通过双一流专业的建设,实现社会工作新文科建设的转向,尤其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交叉平台,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

主旨报告环节由十二位专家围绕“社会工作专业新文科建设”这一主题依次作了精彩报告。该环节由张威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李路路教授指出,新文科建设是一个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世界变革大潮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文科建设被赋予了提升综合国力、培养时代新人、应对科技与产业革命、解决社会问题需求的重要使命。新文科建设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要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要从专业风格转向交叉融合,要从适应转向引领。对于新文科包括社会工作的建设,需要立足于传统学科、当前学科,并从学科特色专业壁垒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回应时代和社会的挑战,最终形成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和学科增长点。

上海大学张文宏教授提出,新文科建设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要在研究范式方面吸收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方法、新理念、新思维;要在坚持特色基础之上,进一步提炼和聚焦,并结合国家现实需求、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川大综合性优势,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智库建设等方面继续发挥中坚力量。

复旦大学顾东辉教授围绕新文科的专业建设角度,对川大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色发展、教师能力提升、社会工作实习、学科跨界联动、校内外资源整合等方面展开了系列重要论述。
浙江大学毛丹教授基于发展型社会工作视角,强调了社会工作应从取得社会进步、物质福利水平提高、社会组织介入、多元主体参与方面,在新文科建设进程当中进一步提升专业发展新思路、新格局。

华中农业大学钟涨宝教授认为,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社会工作需要立足于本土化建设,并进行发展和创新。他围绕川大在立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在乡村振兴与文化振兴相结合中的发力点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中南大学李斌教授认为,新文科建设要保证学科建设的特色和定性。学校如何保障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是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社会工作专业要根据学科自身水平的高低,找准新文科建设在学校层面的定性和定位。

中国人民大学冯仕政教授认为,新文科建设要更加面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更加强调对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实际功能。冯仕政教授论述了社会学一级学科与社会工作二级学科的学科链结构和关系,强调了社会工作的建设应整合到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之下,加强和其他二级学科之间的关联,最终形成社会学学科发展闭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冯喜良教授围绕发挥历史和现状优势、强调学科交叉、形成鲜明专业特色和国际化发展、融入课程思政等方面对新文科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进行了重要论述。

福州大学甘满堂教授结合川大社会工作专业的现有优势,围绕学生培养过程当中如何加强信仰和想象力教育,引导宗教社会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增加社会工作史教育和宗教社会学类课程等方面进行了重要论述。

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围绕川大社会学一级学科发展,社会工作与社会学在基本理论、思想、方法论之间的关联,社会学与心理学系的师资力量,社会学与公共管理的协同发展,“入主流办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国内学术学科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上海海洋大学崔凤教授围绕川大社会工作专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方面的经验宣传和推广,专业建设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学校资源优势与专业特色需求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新文科建设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

华东理工大学杨发祥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加社会工作”的专业培养模式,并结合川大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定位,围绕川大社会工作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与数据科学、智慧治理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重要观点。

会议最后,四川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系王卓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王卓教授首先向全体与会专家表示衷心感谢。接着,王卓教授指出,新文科强调学科交叉融合,一是要坚守学科本身专业内核,让学科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注教师成长和能级,积极培养学生专业认知和专业认同。王卓教授还强调,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需要关注并积极回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平衡专业特色,注重人才培养。在夯实理论基础、专业基础和实务技能的条件下,追求创新发展。此外,王卓教授围绕川大社会工作专业在设置核心学科课程和设计课程群,一体化学科建设,融入学科链建设的预期建设方面进行了总结。与会专家学者的全面交流和深入探讨为川大社会工作本科教育教学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厘清了方向,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稿件来源:社会学与心理学系
撰稿:王畅、黄玉霞、许辉
摄影:许辉
审稿:李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