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联合大会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交流合作 > 联合大会专题 > 正文

联合大会专题

“对‘中国治理’的几点看法” ——关于国际公共管理研究学会副会长敬乂嘉博士的专访

发布时间:2016-09-23

20号,国际行政科学学会(IIAS)暨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IASIA)2016年联合大会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会议间隙,记者一行在假日酒店采访了来自复旦大学的敬乂嘉博士。

公共管理学院沙治慧老师(右一)采访敬乂嘉博士(左二)

敬乂嘉博士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外事处副处长、国际公共管理研究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治理、民营化、公共服务提供和比较公共行政方面的研究。作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界的重要领军人物,他首先对此次大会的召开给予了高度地评价。他认为时隔二十年在中国再次召开这个大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1996年相比,中国的国家建设与国际地位都有了重大的变化,而这次会议正是体现了这样的变化。同时,会议规模、与会人数也是史无前例的。能在中国举办这样的会议,充分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国的崛起,正在影响着世界,有更多的国家热切地希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变化。川大有能力举办这样的会议,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既是对川大学科建设能力的肯定,也是川大国际影响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关于“中国治理”问题,他谈到:一是“中国治理”包含了多种价值认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认同”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已经获得了高度的认同,国际社会都认识到了这一价值的重要意义。但这并不排斥不同地区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方式。二是当代中国正处于从社会管控到社会治理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动态性、过程性和复杂性”并存的阶段,而这一动态的过程,关键在于国家与社会的共同转变,从而积累社会治理的积极因素,推动社会治理的有序发展与良性运行。三是在谈到“从购买服务到合作治理”问题时,他认为二者存在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关系,购买服务能促进合作治理组织的发展,为协同共治创造组织基础;购买服务的过程经常以非正式的或附属的方式展开,实现了对治理性资源的分享,从而自然地构建出合作治理的格局。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购买服务与合作治理之间并非不存在冲突,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是社会组织和政府面临的共同挑战。

最后,在谈到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与世界水平相比较的问题上,他认为,公共管理学科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学科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世界存在的差距,我们需要更多的公共管理人才,需要更多的走上国际舞台的机会,因此,他认为此次会议将会对促进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领导邮箱

书记信箱地址:

院长信箱地址:xia6677@163.com

提示:请将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用常用邮箱发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二维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 (scu-ggglxy)

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