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联合大会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交流合作 > 联合大会专题 > 正文

联合大会专题

国际行政科学学会暨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2016年联合大会我院青年教师发言

发布时间:2016-09-25

9月21日-23日,我院七位青年教师在国际行政科学学会暨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2016年联合大会各平行会议上分别进行了发言。他们紧密围绕“建设可持续的治理能力”这一会议主题,向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研究咨询机构的专家学者,汇报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展现出良好的学术素养和饱满的学术热情,获得了与会嘉宾的肯定和赞誉。

刘润秋教授

刘润秋教授在宣讲论文中指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训由官方组织,其实质是由政府主导从供给侧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升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她在《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评估分析》一文中运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未来几年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变化趋势,并在对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剖析出农业职业经理人存在逆向选拔方式、培训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服务保障不均衡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供给的建议。

李丹教授

李丹教授在会上宣讲了会议论文《医养融合的合作模式---以成都实践为例》,剖析了四个代表性医养结合机构的合作模式。从公共治理的视角,从设立集权的管理机构,加大财政预算与投资,对公、私服务提供者的政策公平、合理的监管以及将医养结合列为养老事业的战略优先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成都市医养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吴敏教授

吴敏教授认为,培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是构建可持续发展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政府管理的基本单元,公务员的能力与素质是政府人力资源的重要体现,对公务员进行培训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政府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基于对目前中国公务员培训现状的研究分析,公务员群体对于培训的态度消极、对培训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当前公务员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衡霞副教授

衡霞副教授宣讲论文并指出,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传统社会结构瓦解、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人们既关注自身利益最大化,又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当这两者不能满足并与社会转型时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叠加时,就具备了斯米尔塞群体性事件爆发的价值累加理论基础。突发公共事件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其不确定性和破坏性给维系和稳定公共安全秩序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领导人的公开言论是避免谣言传播、开展灾害救援和家园重建工作的关键环节。

张浩淼副教授

张浩淼副教授认为,在城市优先话语主导的时期,城市低保制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农村低保制度则进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随着政策话语的转变,在经历了短暂的话语冲突阶段之后,城乡统筹话语逐步成为主导,农村低保受到重视并成为全国性的制度安排,低保制度开始向着城乡统筹的方向迈进。简言之,政策话语在中国低保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政策话语的引入为理解和解释低保制度的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关键变量。

刘磊副研究员

刘磊副研究员在会上宣讲了《中国地方环境治理的演变:以深圳市的绩效管理制度为例(2007-2015)》,他以深圳市(中国人口最密集、最发达、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作为案例,采用一个修改的多元流框架,呈现并分析了2007到2015年间地方环境保护绩效管理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多重政策因素将绩效管理置于一个明显的政治背景中并使其进一步复杂化,扭曲了制度效能和制度目标,因而导致了政策工具的不确定性和妥协性。因此,提升绩效管理以及环境治理水平需要通过政治环境改革降低其复杂性,从而推动一个更加严肃、公开和透明的决策过程。

马辰威老师

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环境的转变,政府部分电子政务服务的需求亟需提升公务员团队相关的技能,以此来满足新形势下的工作模式。马辰威老师以Bolman &Deal的组织重构理论和Wernerfel的企业资源基本论观点为主要理论框架,对于当前中国公务员的新时期培训模式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借此提出能够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创新方法。

领导邮箱

书记信箱地址:

院长信箱地址:xia6677@163.com

提示:请将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用常用邮箱发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二维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 (scu-ggglxy)

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