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120周年校庆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交流合作 > 120周年校庆 > 正文

120周年校庆

自由与开放的思想氛围 ——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相逢”导演陈硕

发布时间:2016-09-29

四川大学120周年校庆活动于2016年9月28日隆重开幕。许多杰出校友纷纷从祖国各地回到四川大学庆祝母校生日。期间,我院哲学系王咏诗老师对哲学系2004届本科杰出校友陈硕导演作了专访。陈硕导演在表达对母校生日诚挚祝福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学弟学妹的殷切希望,并就提问给予了具有启发性的解答。

一位有情怀的影像艺术工作者——陈硕

陈硕导演于2000年进入四川大学哲学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电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4年本科毕业之后,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学习生涯,并于2006年赴法学习电影制作,2008年回国后从事纪录片创作,拍摄有《138种食材的奇妙旅行》、《舌尖上的中国》等独具特色的作品。其作品不仅给予观众丰富的视听享受,更蕴含了他对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的思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思想自由、兼收并蓄的川大

南门外的火锅、铁板烧;男生宿舍楼下的小吃摊;校园里的小书店……陈硕导演描述中的川大记忆有声有色。再回川大,一切如昨,但更加精致漂亮。当谈到对川大最深刻的记忆时,陈硕导演毫不犹豫地说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川大特有的“兼容并蓄”、“自由与开放的思想氛围”、“灵活的学制”、“综合宽容的哲学教育”,都给他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他广泛接触了哲学、文学、艺术等不同学科精华,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并从中找到电影作为他理想与事业的结合点,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底色。

梦的起点——筑起电影事业大厦基石的哲学系

在一批知识渊博、思想深邃的老师,和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同学陪伴下,陈硕导演度过了对未来影响深远的本科学习生涯。充足的自主学习机会使其能够自由发展兴趣空间,将所学与自身关切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而迸发出进一步探索的激情。陈硕导演说:“哲学是开启电影世界的明灯。”福柯、德勒兹的思想使其更加深刻的了解电影的本质。电影虽然不像哲学用文字深刻地剖析问题,但它以更加生动的表达形式,促使我们反思人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从哲学的视野出发,电影不仅应关注镜头技术处理,更应赋予作品丰富的人文色彩。本科学习经历带来的逻辑性和学理性,使他在驾驭简单题材时能够以小见大,驾驭复杂题材时又能举重若轻。除了严格自律、常保好奇之心的优秀品性之外,他的成功与在川大的学习经历息息相关。

能力不足努力来补——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在问及对学弟、学妹今后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建议时,陈硕导演谈到:成功要基于现实,不能脱离实际。信心不足时,不要裹足不前,而要尝试着与“圈内人”展开交流,通过自己努力,一步一步去树立信心。其次,眼界要开阔,要循序渐进,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最后,要尽早树立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面对长远目标不迷茫、不气馁,在接近小目标的过程中,能力不足努力来补。

领导邮箱

书记信箱地址:

院长信箱地址:xia6677@163.com

提示:请将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用常用邮箱发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二维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 (scu-ggglxy)

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