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动态与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动态与公告 > 正文

动态与公告

【学风建设月】“书声传雅韵,学风铸华章”公共管理学院举办“书声朗朗”读书会暨学风建设大讨论

发布时间:2025-04-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5)》,结合学校《四川大学2025年“五育并举”与培育时代新人研讨暨学风建设月活动方案》,公共管理学院组织本科年级26个团支部围绕“理想之光”“成长之需”“行动之变”三个议题,开展了“书声朗朗”读书会暨学风建设大讨论活动。旨在引导学院本科生在组织化阅读中锚定方向,在问题式研讨中洞察痛点,在集体化行动中书写新篇。

理想之光,锚定前行方向

理想是青春航程的灯塔。各团支部分别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红星照耀中国》《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旗谱》《红岩》等书籍。品读红色经典,领略伟人事迹,聆听铿锵革命誓言,追寻先辈足迹,红色经典犹如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在近日的读书研讨会上,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形成了深刻共识:唯有树立崇高理想,方能催生向学之风。当共读红色经典助推青年将“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之时,理想便如同北斗,为人生航程提供永恒坐标。阅读的力量在培育优良学风中充分彰显。


图为同学分享

成长之需,洞察自身痛点

问题是行动的先导。讨论中,同学们思考了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自律能力较弱”“学习目标模糊”“深度阅读不足”“学习取向异化”“学习纪律失范”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同学们逐一发言,各团支部制定了行动计划。有团支部创新性地引入“个人发展雷达图”,从时间管理、专注度、知识掌握、实践应用、心理健康五个维度进行周期性自我评估,帮助同学们清晰认知自身优劣势;集体行动方面,学习互助小组通过“结对监督+目标捆绑”的创新模式,共享书单、笔记等学习资源,定期开展“学习成果展评会”,设计奖赏机制,营造良性竞争氛围,让学习变得更具吸引力。

此外,各支部还整合了多项实用方法:在时间管理上推行“番茄工作法+任务批处理”,结合“四象限法则”区分任务优先级;在习惯养成方面采用“微习惯策略”(如每天先读5页书),配合“环境触发设计”(如固定学习角落);在动力维持上建立“榜样对标系统”,让目标更具体可感;针对拖延问题,推广即时行动技巧来改善该类问题,形成全方位的学习支持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团支部还创新性地将红色教育融入学风建设,开展“与伟人同行·读书计划”。通过品读革命先辈的治学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同时,记录班级成员成长轨迹,定期进行经验交流。

图为同学们讨论与展示

行动之变,共筑学风新篇

行动是培育优良学风最有力的回答。本次活动,各年级辅导员深入各班,指导团支部活动开展。老师们引导同学们汲取经典书籍中的智慧,激发同学们的个体反思和集体讨论,形成基于自驱力提升的学风建设共识。一是,梳理了同学们问题反馈最多的问题清单;二是,形成了学院学风建设月活动清单;三是,探索了具有团支部特色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四是,设定了明确学习目标的时间表和任务清单;五是,设计了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和组织调整的机制。以此确保每位同学在良好习惯加持下,以适合自己的节奏稳步向前。

活动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学生要“心无旁骛,学成文武艺,报得我们13亿人民,报得我们的中华民族和我们的国家”,这不仅是对青年学生的期望,更是对全体青年的号召。公共管理学院将持续推动学风建设,以团组织为引领、依托“一站式”社区建设(二级学业辅导站和二级心理辅导站),深化开展“每周一书”读书会,构建“价值导航-习惯筑基-行动驱动”的学风建设的新范式。不断激发学院本科生内驱力,营造“勤学、乐学、好学、善学”学风,为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筑牢根基。



撰稿:任    真

    摄影: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部

排版:张生爱

初审:刘    碧

复审:罗亚玲



领导邮箱

书记信箱地址:

院长信箱地址:xia6677@163.com

提示:请将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用常用邮箱发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二维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 (scu-ggglxy)

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