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我院《死亡与关怀的社会学思考》课程的36位学生,在李丹、何明洁老师的带领下赴时代美术馆·成都馆参观“将死亡带回生活”展览。此次以艺术为媒介的实践活动,致力于深化学生对死亡议题、临终关怀与社会文化交织关系的理解,是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该展览主要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医学社会学研究中心发起,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教授担任学术指导,同时得到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安宁疗护分会与老年教育分会的支持。
展览以跨学科融合创新为特色,汇聚艺术、人类学、社会学、医学与社会工作等领域的29位创作者,通过影像绘画、互动媒体与文献等多元形式将抽象的死亡议题转化为可感知的叙事空间。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关注了多件核心作品并分享感悟:有同学称作品《历史即现场》对家族记忆“死亡”的探寻,让其体会到时代发展下家族情感疏离与记忆代际消逝的无奈;华西药学院学生则借防抗生素滥用艺术品感慨,药物本为治愈或缓解病痛而产生,使用不当却会适得其反,科学用药和科普用药常识是药学工作者与学生的责任。
此次课程实践是理论教学的生动延伸,也是一次对社会责任与人文精神的深度唤醒,深化了学生对临终关怀、哀悼仪式、反向关怀等社会现象的理解。跨界思考、创新探索、多学科交叉,是本课程秉承的基本原则,也是本次活动的特色所在。
来源: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社会学与心理学系
撰稿:李俊燚
摄影:时代美术馆
排版:陈宇佟
审稿:张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