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联合大会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交流合作 > 联合大会专题 > 正文

联合大会专题

“邻国的经验”——专访日本公共行政学会主席县公一郎先生

发布时间:2016-09-24

金秋九月,国际行政科学学会(IIAS)暨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IASIA)2016年联合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世界各国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会议期间,公共管理学院吴茜玲老师一行对日本公共行政学会主席县公一郎先生进行了采访。

县公一郎先生是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的教授,也是国际行政学会的理事,采访中记者向县公一郎先生询问了对中国“精准扶贫”政策的见解,担心他不了解,事先特地向他做了简要的介绍。县公一郎先生听完解释后,面带微笑地说道:“你的日文特别好,一点口音都没有,非常感谢你这么准确、贴心的向我解释这个政策。”温文尔雅、谦谦君子,是县公一郎先生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面对记者的提问,县公一郎先生总是略作沉思,稍稍停顿几秒,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才回答,为了更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还直接拿起纸笔,勾勾画画,以此来进一步论述他对问题的理解,县公一郎先生言行举止之间,无不透露出日本学者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专业精神。以下是对县公一郎先生的采访内容:

吴:在您看来,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中国需要有哪些变化?

县公一郎先生:我认为有三个关键词:エージェンシー化(代理化)、民間委託(民间委托)、指定管理者制度(指定管理者制度),从中国的现状出发,实现 “大”政府管理形式转变成“小”政府管理模式,需要一步一步来落实。以日本的经验来看,在实施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对于政府购买民间服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二是要注意明确划分政府与参与管理的民间组织及企业间的权责问题。

吴:在提倡“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如何缩小贫富差距?

县公一郎先生: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在0.5-0.6之间,与日本相比,这个系数较大。“精准扶贫”缩小贫富差距如何开展呢?日本的经验证明,减少社会贫富差距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在日本,缩小社会差距是通过完善的税收制度来实现的,征税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高收入的人需要增税,同时,政府通过调控消费税来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此外,在日本,政府的再分配机制不断被强化,政府根据社会福祉政策来分配社会财富,从而维持相对公平的社会现状。

吴:关于中国“户籍”政策的完善,您有什么建议?

县公一郎先生: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我第一次了解中国的“户籍”政策问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户籍”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改变的过程漫长而艰巨,将会遭遇诸多不可预想的问题,比如社会养老政策、年金制度、医疗问题等等亟待提上议程。以日本的经验来看,日本现在使用的是国民番号のICT管理(国民身份信息通信技术一体化管理方法),由此说明日本政府信息化政府管理程度已经渗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のICT管理能通过大数据更好掌握国民的基本情况。同时,在日本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市居民,养老、年金、医疗等方面都采用同样的准则进行管理。

公一郎先生手稿:他在记者笔记本上详细说明日本养老及年金政策

记者后记:采访最后,县公一郎先生向记者一行表达了谢意,他谈到,会议期间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他感到宾至如归,一对一的采访让他感到倍受重视,希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县公一郎先生还向记者表示,成都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充满魅力的城市,他本人对蜀地三国文化和四川的麻婆豆腐情有独钟,在成都几天的经历,让他充分感受到成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将来一定再来中国、再来成都,也希望能和四川大学的学者专家有更多的、更深入的学术交流机会。

公共管理学院吴茜玲老师(左一)和县公一郎先生(右一)合影留念

领导邮箱

书记信箱地址:

院长信箱地址:xia6677@163.com

提示:请将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用常用邮箱发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二维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 (scu-ggglxy)

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