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联合大会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交流合作 > 联合大会专题 > 正文

联合大会专题

IIAS&IASIA2016年联合大会 四川大学专场会——第一场讨论会

发布时间:2016-09-25

21日下午,国际行政科学学会暨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2016年联合大会四川大学专场会第一场讨论在锦江厅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教授、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主席Michiel de Vries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孔繁斌教授、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肖滨教授以及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周红云教授先后发表了演讲。

杨开峰教授

郁建兴教授

郁建兴教授认为,以往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央编译局俞可平提出的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自发自主”式创新;另一种是德国学者韩博天概括的自上而下的“设计实验”式创新。除了这两种创新模式外,目前已悄然出现了一种可称其为“请示授权”的全新的地方创新模式,即地方政府需要向其上一级政府请示并获得授权后,才正式开始启动变革创新。之所以出新这一新的政府创新模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强调政府改革必须于法有据;二是现阶段地方政府仍具有比较强烈的创新意愿和创新动力。最后,郁建兴教授辅之以浙江省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的案例阐述了“请示授权”的地方政府创新模式。

Michiel de Vries教授

Michiel de Vries教授指出,创新本身并非目的,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有效地执行自身功能的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政府都能够有效进行变革创新并执行自身功能,这主要由于牵涉四个方面的成本:第一,政府没能向公众提供满足其需要的职能与服务;第二,当地政府与区域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第三,各地政府内部机制化的问题,以及财务管理和基础设施架构管理问题;第四,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包括领导力质量、技能获取等。针对以上问题,Michiel教授提出了优化整合政府的机构与职能,以及重新分配大城市与小城市城市政府之间任务等建议。

孔繁斌教授

孔繁斌教授发表了题为“在政府、市场与社会共同演进中理解地方治理创新”的演讲。他从江苏市行政区划合并、江苏无锡国土局流程再造和国际移民政策三个案例出发,对政府创新评价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江苏县改市所进行的地方治理改革仍陷于行政垄断思路,因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创新。相较而言,江苏无锡国土局流程再造是一种具有扩散价值的实质性的政府创新,因为其涉及将政策信息通过执法的方式予以整合和优化。在孔繁斌教授看来,19世纪以来形成的“中心—边缘”结构和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治理体系,为我们思考和评价政府创新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视角。

肖滨教授

肖滨教授以广东省地方治理创新为例,指出了其创新动力在于政府高层、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全球治理这四架马车的综合驱动。第一,来自于中央和省委的双高层驱动为广东地方治理创新保驾护航。第二,市场领域供需矛盾的激烈演进为广东省地方治理创新注入活力。第三,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广东地方治理创新创造有利后天条件。第四,全球治理带来的改革变迁为属于外向型经济的广东省进行地方治理创新提出了挑战与机遇。肖滨教授进一步指出,未来广东地方治理创新如果要再迈上新的台阶,那么以上四维驱动力量的有效整合是关键所在。

周红云教授

周红云教授认为,基层治理创新实质上是治理问题。若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绩效这几个角度来考量当下中国基层治理创新,那么得出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形势不容乐观。从总体上讲,当前基层治理表现出治理主体缺失、治理结构失衡、治理方式单一、治理绩效不高等特征与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囿于政府宏观鼓励与微观约束、扶持让渡与边界模糊、管制有余与服务不足、基层行政化与社区自治程度低、城乡社会基层治理差距悬殊等五大矛盾。最后,周红云教授指出,基层治理创新作为一项长期的惠民工程,若要解决或克服上述基层治理的问题与矛盾,仍离不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领导邮箱

书记信箱地址:

院长信箱地址:xia6677@163.com

提示:请将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用常用邮箱发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二维码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 (scu-ggglxy)

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